close

師父文章:再論詠春拳小諗頭(1)

psb (1).jpg

由於很多人詢問有關小諗頭的問題, 遂一解答不易, 加上各種人為的誤導誤解, 使到它面目全非, 近期間更有人神秘化它, 什麼氣功神功, 花樣多多, 加上我教學生時遇到的理解認識上困難也不少, 而所有這些問題, 在我幫吾師教同學練習時末曾遇過的。在我學拳時由於年紀幼小, 思想單純, 對於吾師示茫動作除了尋橋起腳打出時方法有過一次錯誤外, 從末出過錯。所以我示範動作教學生時, 沒法想像就算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 如開始坐馬, 或者如綁手等,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要做得正確, 原來是那麼的困難。不要求力量運用, 單單就動作角度而言, 巳經難以做對, 為此只好再談論深入些, 討論小諗頭套拳所包晗的意義和因素。

    詠春拳是人類徙手搏鬥裡最偉大的最完美的技術, 她的完美性在於完全不扭曲人體生理下而把人的智慧和力量運用物理定律和幾何結構經過有系統的訓練後發揮至極限, 正因為是完美, 她巳不存在修改等問題存在,而只有能否真正承存, 瞭解的的因果。她的完美性包括把所有對手能夠做到的動作、力量等都已考慮在內, 這種理性的認識在於詠春拳始創人對人體生理結構和物理幾何的充份瞭解。所以沒有空間留給對手, 要強過詠春拳的話, 就只有詠春拳原理, 即是說回到詠春拳。

    正因為這樣, 小諗頭動作裡每一個動作都應該嚴格規范在起源性的幾何物理生理定律裡, 絕對不容於人的個人意志為之改變, 完美地承傳起源性(Original)。所以這小諗頭其廣泛而龐大的功能絕非表面我們看到而認為的那樣簡單, 我們每代人在學習後都會問過、想過,是否再有什麼要加上去又或者要減去沒有用處的東西, 而最後發覺, 沒有加減。

    是的, 小諗頭在今天, 人們可以拿出過千個版本, 表面上都有理, 所持理由最簡單叫“各施各法”, 真是如此嗎? 怎樣理解? 如果是真的那樣,那麼幾何就不存在, 而物理定律在地球上就有上千種, 所以多種版本的小諗頭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分辨真偽只有用“詠春拳的起源結構”作標準; 即是說根椐其“在不扭曲生理結構下運用物理幾何結構產生的具大力量”為基礎。

    上逑是今次討論小諗頭的基本條件, 而我講述這些問題中, 並不代表我完全公開詠春拳的技術和秘密, 這不但對我的學生不公平, 也是對詠春拳的創始人不尊重, 所以我講逑討論的都止於基本的問題上, 而絕對不談精確角度和力量與方, 這等於我公開木人椿視頻一樣, 人們可以看到大概動作, 但永遠不瞭解角度和力量。有言在先。

002S0wP2gy6PV2hua2q5e%26;690.jpg

葉問這幅經典圖, 大家又能看出什麼?

    中國武術精華在於“馬”與“步”。沒有“馬”與“步”的武術, 都只是浮雲。

    再談論“小諗頭”, 就從她的起式開始談起。雙手向前一伸雙手掌一反, 左掌右拳, 在嶺南拳術裡, 意為“反清復明”, 掌為月拳為日,作明。這是嶺南外的中華大地的人所不瞭解的嶺南拳術所包晗之意。詠春拳到了太平天國時, 取消了這動作(其他嶺南拳術也一樣),改用雙手叉向地後而反手向胸, 代表“腳踏中原大地, 心于中原面對韃虜”的手勢, 所以這些動作被誤解不懂裝懂地忽悠成什麼擋手擋腳之類, 害人不淺。

    小諗頭開拳, 身直立而站, 雙手握拳向後一抽, 成預備式, 這裡不是隨便擺放雙手, 而是立“睜”, 打擊方式, 它是攻擊動作。所以非常小心, 一般出現差錯, 功效全失, 每次我教學生, 都加意提及注意, 多次示茫解釋正與錯之間的具大差別。1

 

 

(本文根據師父文章整理,並無增減,如有錯漏以師父文章為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詠春無名 的頭像
    詠春無名

    詠春無名的部落格

    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